烏柏樹屬于大戟科
烏柏樹, 學名烏桕, 是一種常見的落葉喬木, 屬于
大戟科。它不僅在中國廣泛分布, 在亞洲其他地區(qū)也有種植。這種樹種以其耐旱、耐瘠薄和適應性強而聞名。
烏柏樹的形態(tài)特征
烏柏樹高可達15米, 樹皮灰褐色或深灰色, 幼枝被短柔毛, 后漸無毛。葉菱形或菱狀卵形, 長3-8厘米, 寬1.5-4厘米, 頂端驟尖, 基部寬楔形, 全緣, 兩面無毛, 側脈6-10對, 邊緣以內(nèi)的弧形小脈明顯。花單性, 花序頂生, 雄花序長1.5-3厘米, 雌花序通常有花3朵, 花梗長約1毫米, 果期延長, 子房球形, 無毛, 3室, 每室1胚珠;花柱長1.5毫米, 3深裂, 裂片外彎。蒴果近球形, 直徑約8毫米, 熟時3瓣裂, 被疏柔毛或近無毛, 果瓣木質(zhì), 厚約1毫米;
種子近球形, 黑色, 直徑約5毫米, 外被
白蠟層。它的葉子秋季轉為紅色, 極具觀賞價值。
烏柏樹的應用價值
烏柏樹除了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外, 還有很多實用價值。其果實含油量較高, 可用于制皂、油漆等工業(yè)原料;木材輕軟, 適于制作火柴桿、紙漿等;根皮、樹皮及葉入藥, 具有解毒消腫、殺蟲止癢之功效。 由于其適應性強, 也常作為綠化樹種種植于公園、道路兩側, 為城市增添一抹綠色。